找到相关内容312篇,用时5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在抗战期间的表现(2)

    过来的僧青年,我们亲眼看到敌人的  296  狰狞面目,灭绝人性的残忍行为,切身受到敌人给我们的蹂躏侮辱。我们的热血沸腾!内心燃烧起义愤火焰!不愿躲在深山禅方做那逍遥悠闲的,要挺起身子学习佛教...缅国国民,这是一件可惜的事!因为三年以来,我们不曾在缅国人民身上用工夫,所以无怪乎日本第五纵队有机可趁,向缅国人民积极渗透,煽动缅人来反对开放“滇湎公路”,阻碍我抗战大业的进展。  抗战后,敌方第五...

    乐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5944676.html
  • 贯休与唐五代诗人交往诗浅谈

    人歌>云:……立月无人近,归林有鹤随。…… 综合上列资料,在当时诗人心目中,贯休可以当得起一个“清”字。但清归清,他却不是一个。齐己<荆州贯休大师旧房>云: ……入贡文儒来请益...,精进不已;又能和光同尘,涉足繁华都会,周旋于王公贵人之间。他既是出家沙门,又是著名诗人,他在诗和僧两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。在他的晚年,他巳将自己的诗作编为《西狱集》,圆寂当年,弟子昙域更增编为《...

    罗宗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5645966.html
  • 从儒佛关系看韩愈、柳宗元与李翱

    的哲学体系和权设方便的普及性说教,对于中国士人阶层和劳苦大众均有极大的吸引力,它的信徒不断增多。另一方面,与佛教相比,儒学遇到不景气的难题。末儒家经学衰落以后,儒家文化就缺少有力的哲学层面,内部...有高雅的精神境界,与儒家重仁义轻富贵的思想相合。佛教导人做“”,收拾精神自我作主,而不受外物牵累,如柳氏所说:“凡有志乎物外而耻制于世者,则思入焉。”(《送玄举归幽泉寺序》)所以真正虔诚的教徒,...

    牟钟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5846203.html
  • 譬喻佛典之研究─撰集百缘经、贤愚经、杂宝藏经、大庄严论经(3)

    罗汉的做法 之非,原文中云︰“当知声闻人,不能为众生作大 善知识,所以者何?若舍利弗目连,为仇伽离现少 ...福分定,不可强求之义。佛 家则另附会上宗教义理的训示。 ...

    丁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4646282.html
  • 怎样读「妙云集」(2)

    (二)、大小一贯  大指大乘,小指小乘;一个稍为接触佛教的人,都知道佛教的道理有所谓大乘与小乘之分。就教理上来看,中国传统的说法,认为的声闻与缘觉,是,是利而不作利他的,称为小乘。...,二第一义谛,若人不能知,分别于二谛,则于深佛法,不知真实义」。十二门论亦云:「若不知二谛,则不知利、他利、及共利」。释尊应现人间,席不暇暖的说四十九年的佛法,其目的就是为使我们这些颠倒苦恼的众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3047493.html
  • 坛经定慧品精彩讲解问答

    老婆婆一听,很失望、很难过,一气之下就把禅师赶出去,不再供养他,同时把供养禅师参禅修行的茅屋放一把火烧。她说:「我供养二十年,竟然供养一个『』。」  禅师离开以后,便到各处去参学,过...徒然有定和慧的名称,却不能定慧等持。如果心与口都是善的,内与外都是一如,定和慧就能均等。自我开悟,自我修持,不在于诤辩;如果争论先后,那就和痴迷的人一样。如果不能断除胜负之心,必将增长我执法执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0548178.html
  • 晓云法师的佛教教育志业—理论与实践

    释晓云,《岛屿岁月.岛屿随笔》,页42。  18 修行法门由原先参公案、话头的祖师禅,改为教观并重的经藏禅。个性心境由原先“喜独行”的,渐转为“且向有人行处行”的菩萨行者。参见陈秀慧撰〈回小向大─...泰戈尔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印度艺术,并担任客座教授,传授中国绘画理论与示范15。旅印四年中,除教学研究外,每利用假期参礼佛教圣迹、写生作画,曾云:  置身于这所国际知名的大学,实在是无限的感受与增益,无论...

    陈秀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0449318.html
  • 生态女性主义与人间佛教的环境关怀

    。但是大乘佛教则认为,若只有智慧而没有慈悲,那就会流于独善其身,那样而证悟解脱的阿罗汉只是独觉的。   大乘佛教认为佛陀的精神,绝对不是教导众生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,不是只要自己得解脱就够了。...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的前提下,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扩大与自然认同的过程,如果我们伤害自然界的其他部分,那么我们就是在伤害自己。这种意识促使我们尊重人类和非人类的权利,生物多样性增加自我实现的潜能,...

    林朝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349840.html
  • 禅宗与佛学(1)

    偏空之果,等于逃避世间的自私隐士,是一种彻底个人自由的实行者,后来中国的禅宗,称之谓"担板汉"或""。所谓担板,是说他用一个肩头背一块木板走路,只能看到一边而已。   4.大乘的思想   中国...甚为重要。但东汉末期,注疏传经,已经流于支离繁琐,藉此从事学问而博取功名,则为唯一工具,如要真实寻出天人文化思想的奥义,已如强弩之末,势已不能透过纸背;所以两汉学术,一到三国阶段,便相当空泛而黯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0550300.html
  • 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论

    不能融通教观,难于利俗”;二,“其有初信之士,不能深穷教典,苦于名相支离,难于理会”。前者是指禅门后学蔽于一孔之见,斥其它教典[3]为异端,不能融通之,而只顾躲进禅房深院作;后者主要指初信之士[4...三教一源  一 导言  佛教传入中国起,就在谋求与本土文化的融合。中国佛教经过格义、创教、立宗阶段,至唐代后期已显现出较强的儒、释、道会通色彩。宋以后,尽管儒家学者掀起声势浩大的排佛浪潮,但仍在...

    夏清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2350773.html